中美研究生大对比丨申请人数为何一升一降

互联网 2018-12-25

 

  刚刚过去的周末,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经结束,这两天的微博热搜也纷纷被考研刷屏,什么考研英语一难、不认识rural、不知道debate什么意思、英语二作文跑题等等。经教育部统计,今年中国大陆地区共有290万考研人奔赴考场,创造了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比增长了21.8%。

  与之相对应的,在上个月发布的2018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中,中国赴美读研究生的人数则在增长率上呈现下降趋势,同比下降5.5%。那这一增一减的报考趋势差异是因何而起呢?中美研究生究竟又有什么不同呢??

  为何中国考研人数持续上升?

  在国内,随着本科生越来越多,用人单位提高招聘门槛,本科就业压力大,考研可提升就业竞争力 。国内很多普通本科高校学生想通过考研给自己一个去理想学府继续深造的机会;很多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在企业招聘中甚至连简历关都过不了,这更加剧了这些学生追求高学历的心理。

  此外,从2017年国内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 开始,更多的在职人员也加入了考研大军。在职考生中,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升职加薪选择考研深造,也有一部分人想通过考研换一个更好的工作。种种原因使得往届生考研人数大增,其中也不乏有二战三战的考生。

  为何赴美读研人数减少?

  近两年,赴美留学生人数的锐减,毫无疑问是受特朗普执政以来的政策影响。 申请人对政治局势的担忧和未来美国移民政策的不确定性 导致了这两年赴美读研人数的减少。如果未来几年下降趋势持续,可能会影响美国科学和工程领域教育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有很多同学纷纷表示签证申请难也 成了大家不愿赴美最大的原因之一。此外,学费高昂、“感觉在美国不受欢迎”、担心自己在美国的“人身安全” 等都是让国际学生不愿选择去美国的原因。

  中美研究生究竟有什么区别?

  招生形式

  中国研究生院招生主要以考试为主,面试为辅 。而美国研究生院招生的招生形式则以学生申请,择优录取为主 。中国大学研究生以一年一度全国统一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试结果为主要录取标准。尽管近年来,国内也开始引入面试环节,但如果考试成绩不达标也是没有面试资格的。

  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形式相对灵活,除了硬性条件的规定,比如托福、GRE成绩、学习成绩(GPA)等,还给学生提供软性的表现途径,学生提交个人陈述(学生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和提供推荐信(从第三方角度客观评价学生),给学生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学制设置

  从研究生的学制上来看,中国和美国研究生也有很大不同。在中国,读研仅仅是指攻读硕士研究生;而美国研究生教育则分为两个类别,一是硕士研究生,二是博士研究生。一般大学毕业生申请时,可以选择申请硕士(master program),也可以直接申请博士。

  一般来说,中国培养一名硕士研究生需要三年的时间,两年毕业的学生被定义为提前毕业。这三年中,中国大学研究生除了学习专业基础课程,还需要获得一定的研究经验。而研究经验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就读院校和所学专业。

  而美国大学硕士培养一般为两年,有些应用性强的专业,比如酒店管理硕士,生物统计硕士等甚至提供一年的硕士项目,他们的目的是能迅速满足市场需求。一般美国硕士生培养主要是让大学毕业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和强化专业知识技能,因此并不侧重研究能力,对有志于做研究工作的学生,学校会鼓励学生继续攻读博士。

  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中美研究生教育有相同的一点就是都采用导师制 ,但是尽管采用同样的方式,但实际操作起来的结果却大大不同。中国的研究生导师除了教学和研究,很多都带有行政职务,因此分给学生的时间相对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博士比例还很低,因此师生比例远远低于美国的大学。

  在美国,如果是研究型的专业,针对有研究潜力并准备攻读博士的学生,一个教授一般最多指导三到五名硕士研究生。随着时间推移,最后坚持读完博士学位的学生也是凤毛麟角,因此教授最后也就是集中指导某一两位学生。

  如果是应用性强的专业,美国大学主要集中对实用技能的教育上。虽然对学生的研究能力不是那么强调,但因为授课老师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硕士学生毕业后基本也都有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而中国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往往需要指导十名以上的学生。因此平均下来,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大大有限,所以在国内经常出现三年研究生读完后,独立研究能力低,学术水平低的情况。

  总之,无论是国内考研也好,申请去读美研也好,大家都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啄木鸟教育在这里也祝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能取得好成绩,所有申请美研的同学都能顺利拿到理想院校的offer~

查看全文
更多: 研究生留学申请

相关阅读

抢占美国名校入学名额,先人一步提前规划,免费进行留学评估!